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腰酸背痛、容易疲劳的时刻,多数人会将其归咎于劳累过度或是姿势不良,稍作休息便不再在意。然而,你可能想不到,这些看似平常的身体信号,背后的 “真凶” 或许是维生素 D 缺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
宁志伟 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内分泌专业博士
曾留学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2017年胡润中国好医生排行榜上榜的内分泌医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专家
中华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会诊断与质控学组委员
北京市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中华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杂志》编委
美国内分泌学会会员
在国内首先报道3例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1型;在国内首先开展MEN1基因突变检测,注册2个新突变;在北京朝阳医院先后开设了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和甲状腺病门诊,业务专长包括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和内分泌少见病。
01
判断自身是否缺乏维生素D,其实有一些简单的方法。首先可以关注耻骨和桡骨,这两块骨头之间存在空隙且两端固定,当用手按压耻骨桡骨时,如果感觉到不舒服,大概率体内维生素D水平在20纳克每毫升以下。按压胸骨柄和剑突处,若有不适感,同样提示维生素D缺乏。另外,小腿粗壮的胫骨也能反映问题,正常情况下,胫骨作为人体较为结实的骨头,以皮质骨为主,按压时不应产生酸痛感。一旦按压胫骨出现酸痛不舒服,那很可能意味着你的维生素D水平偏低,处于20纳克每毫升以下。
就拿个人经历来说,当首次听闻这些判断方法时,尝试按压后发现自己也存在类似不适,起初以为是正常现象,毕竟皮肤下是骨骼,按压难免会有感觉。但当通过补充维生素D,使体内水平恢复正常后,按压产生的不适感完全消失,这也充分证明了这些自检方式的可靠性。
为什么维生素D缺乏会与腰酸背痛、容易疲劳紧密相关呢?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会导致骨骼矿化不全。因为维生素D缺乏使得体内钙含量减少,骨骼中的钙也随之减少,进而影响骨骼矿化,在儿童身上表现为佝偻病,在成年人身上则是骨软化。而骨膜中富含神经末梢,当骨骼处于软化状态时,按压后骨骼容易产生微动,这种微动会牵拉骨骼表面的神经末梢,从而让人感受到疼痛不适。我们日常坐着时感到的腰疼,原理也是如此。
对于骨科医生而言,面对腰酸背疼的患者,不能仅仅局限于诊断椎间盘突出、腰椎增生等常见骨科疾病。此时,检查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以及甲状旁腺激素至关重要。临床实践发现,当为患者补充钙和维生素D,将维生素D水平提升至至少30纳克每毫升以上,并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后,患者腰酸背痛的症状往往能得到显著改善。这一发现,极大地颠覆了传统骨科对于腰痛、背痛等病症的处理方式,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
所以,当你再次遭遇腰酸背痛时,请不要轻易忽视,不妨从维生素D缺乏的角度去探寻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补充维生素D,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或许困扰你的疼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本文根据宁志伟教授在"健康中国-慢病科普公益活动"主旨发言整理)
原文链接:腰酸背痛别大意,可能是维D缺乏在 “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