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血脂的秘密:从形成到治疗,守护你的生命之河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05 16:30:42

想象一下,我们的血管如同纵横交错的河流,流淌着维持生命的血液。而血脂,就是血液中那些微小的"油滴",它们本应作为能量来源或细胞建筑材料默默工作。但若这些"油滴"过多或失衡,它们便会成为堵塞河流的"泥沙",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李霞 副主任医师


晋城合聚心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先后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

多次参加省内外神经内科学术会议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于各种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神经变性疾病:痴呆、帕金森病,眩晕综合征、癫痫、头痛、糖尿病、高血压病的治疗

曾在省级期刊上发表数篇医学论文


认识血脂:

血液中的“油滴”与“搬运工”

图片
图片

血脂是血液中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两大类:


● 甘油三酯(TG):这是我们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就像身体的“燃料储备库”。当我们进食后,部分能量会转化为甘油三酯,储存在脂肪细胞中,供身体需要时调用。


● 胆固醇(TC):它是构建细胞膜、合成维生素D、胆汁酸和某些激素(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重要原材料,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建筑基石”。


胆固醇本身不溶于水,需要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运输。不同脂蛋白的“职责”和“性质”截然不同:


低密度脂蛋白(LDL):负责将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细胞。当LDL过多时,它会像“迷路的搬运工”,把胆固醇错误地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此,LDL胆固醇(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HDL):它的作用是“清道夫”,将血管壁和周围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回收”并运回肝脏处理掉。HDL胆固醇(HDL-C)因此被称为“好胆固醇”。


●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由肝脏合成,主要携带甘油三酯。它代谢后会转化为LDL。


脂蛋白家族成员对比表


血脂从何而来?

——饮食与代谢的双重影响

图片
图片

我们体内的血脂水平,是内源性合成与外源性摄入共同作用的结果:


● 内源性生成(约占70-80%):这是血脂的主要来源。无论我们吃不吃胆固醇,我们的肝脏每天都会合成一定量的胆固醇(约1000毫克)和甘油三酯,以满足身体基本需求。这个合成过程受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因素精密调控。遗传因素影响显著——有些人天生肝脏清除LDL的能力就较弱。


● 外源性摄入(约占20-30%):当我们摄入动物性食物(如蛋黄、内脏、肥肉、全脂奶制品)时,其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会被肠道吸收。摄入的油脂(尤其是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过多的精制碳水化合物(糖、白米白面),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和VLDL。高糖饮食尤其会显著升高甘油三酯水平。


失衡的代价:

高血脂的危害

图片
图片

(一)定义与危害

当血液中“坏”胆固醇(LDL-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好”胆固醇(HDL-C)过低时,就形成了血脂异常(俗称高血脂)。这种失衡的危害是全身性的、渐进性的,且早期往往毫无症状,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研究数据显示,LDL-C每升高1 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卒中)风险增加约12%;而HDL-C每升高0.1 mmol/L,冠心病风险降低约2-3%。


(二)核心机制——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脂的核心危害。过多的LDL-C会钻入血管内皮下,被氧化修饰后,吸引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前体)前来吞噬。吞噬了大量氧化LDL的巨噬细胞最终变成“泡沫细胞”,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最初的脂质条纹。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展为内含脂质核心、覆盖纤维帽的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如同血管内的"锈垢",导致两种严重后果:


● 血管狭窄:斑块逐渐增大,使血管腔变窄(狭窄),阻碍血流。

● 急性堵塞:某些不稳定斑块可能突然破裂,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瞬间完全堵塞血管(闭塞)。


根据堵塞发生的部位不同,导致灾难性的疾病:

心脏冠状动脉堵塞: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

● 脑动脉堵塞:缺血性脑卒中(脑梗)。

● 下肢动脉堵塞:间歇性跛行(行走时腿痛)、甚至坏疽。

● 肾动脉堵塞:肾功能损害、肾性高血压。

● 急性胰腺炎:严重升高的甘油三酯(通常>5.6 mmol/L)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症。

● 脂肪肝:血脂异常(尤其是高甘油三酯)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驾驭血脂:

综合治疗与管理策略

图片
图片

面对血脂异常,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治疗的核心目标是:降低“坏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升高“好胆固醇”(HDL-C),从而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策略包括两大基石:


基石一:生活方式干预——最根本的治疗


(一)饮食调整

● 减少“坏脂肪”:严格限制饱和脂肪(主要存在于肥肉、猪油、牛油、黄油、奶油、棕榈油、椰子油等)和反式脂肪(常见于人造黄油、起酥油、油炸食品、部分烘焙点心)。少吃动物内脏、鱼籽、蟹黄等高胆固醇食物。


● 选择“好脂肪”:增加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茶籽油、牛油果、坚果)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Omega-3,主要来自深海鱼如三文鱼、鲭鱼、沙丁鱼,以及亚麻籽、核桃)的食物。


● 多吃“降脂帮手”: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其能减少胆固醇吸收。适量摄入植物固醇(存在于植物油、坚果、种子、豆类中),它们能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


● 控制精制碳水与糖:限制添加糖(饮料、甜点等)和精制主食(白米饭、白面包、面条),用全谷物替代部分精米白面,有助于控制甘油三酯。


(二)运动及体重管理

● 规律运动:坚持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能有效提升HDL-C(好胆固醇),降低TG和LDL-C,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体重。力量训练(每周2次)也很有益。


● 管理体重: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血脂异常的重要诱因。通过饮食和运动减重(尤其是减掉内脏脂肪),能显著改善血脂谱。


(三)戒烟限酒与压力管理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降低HDL-C,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过量饮酒会升高TG,并影响肝脏代谢。戒烟至关重要,饮酒需严格限制(男性<25克酒精/天,女性<15克酒精/天)。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影响血脂代谢。保证充足睡眠,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深呼吸)。


基石二:药物治疗——强有力的武器


当通过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后血脂仍不达标,或患者本身心血管风险等级很高(如已患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医生会启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


● 他汀类药物(基石中的基石,如阿托伐他汀):其作用机制是显著抑制肝脏内胆固醇合成,从而强效降低LDL-C(可达25%-55%),同时轻度降低TG、轻度升高HDL-C。大量研究证实他汀能明确降低心梗、卒中等心血管事件风险。常见副作用是肌肉酸痛(需警惕罕见的横纹肌溶解)和肝酶轻度升高,需遵医嘱定期监测。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作用于小肠,抑制食物和胆汁中胆固醇的吸收。可单用(尤其对他汀不耐受者),但更常与他汀联用,实现更强效的LDL-C降低(在他汀基础上再降15%-20%)。


PCSK9抑制剂通过注射给药,作用机制是阻断PCSK9蛋白对LDL受体的降解,显著增加肝脏清除LDL-C的能力,降幅可达50%-60%以上。主要用于极高危患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已患心血管疾病且他汀+依折麦布仍不达标者)。


● 贝特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TG),并有一定升高HDL-C作用。常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尤其TG > 5.6 mmol/L有胰腺炎风险时),或混合型高脂血症(TG和LDL-C都高)时与他汀联用(需警惕肌病风险,通常错开时间服用)。


● 高纯度鱼油制剂(Omega-3脂肪酸):某些高剂量处方鱼油(如IPE,含高纯度EPA)被证实能在他汀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尤其在降低TG方面有效(降幅可达20%-30%)。普通保健品鱼油剂量和纯度通常不足以达到治疗目的。


● 烟酸(维生素B3):过去曾广泛使用,能降低TG、LDL-C,升高HDL-C。但因副作用较多(潮红、肝毒性、升高血糖)且大型研究未显示额外心血管获益,现已很少作为一线选择。


重要提示:

药物选择需个体化: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血脂异常类型(以LDL-C高为主?以TG高为主?还是混合型?)、心血管风险等级、基础疾病(如肝肾功能、糖尿病)、药物耐受性等因素综合考量,制定最适合的方案。


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严格按医生处方剂量和时间服药,不可自行增减或停用。定期(初始治疗1-3个月,稳定后每6-12个月)复查血脂四项(TC、TG、LDL-C、HDL-C)及监测药物安全性指标(肝酶、肌酸激酶CK等)。


生活方式是基础:即使开始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必须长期坚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图片

总结:主动管理,畅通生命之河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健康的重大威胁,但其可防可控。了解血脂的来源、认清其危害,是主动管理的第一步。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筑起第一道防线,并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合理使用药物这把利剑,我们可以有效驾驭血脂,将“坏血脂”降下来,让“好血脂”升上去。


请记住,管理血脂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耐心和毅力。定期体检(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一次血脂,40岁以上及高危人群每年一次),了解自己的血脂水平,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制定并执行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健康的血管,是生命之河长久奔流不息的最坚实保障。从今天开始,就为你的血液“减负”,为你的心脏和大脑护航吧!


参考文献


1.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 中国循环杂志,2023(3).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3.001.

2. Patel S B, Wyne K L, Afreen S, et al.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dyslipidemia[J]. Endocrine Practice, 2025, 31(2): 236-262.

3. Ray K K, Ference B A, Séverin T, et al. World heart federation cholesterol roadmap 2022[J]. Global heart, 2022, 17(1):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