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打鼾不是睡得香!警惕这个隐形杀手偷走你的血压健康

来源:CHTV百姓健康频道2025-08-06 13:49:16

打鼾在人群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被打鼾问题困扰。很多人甚至误以为打鼾是睡得香、睡得好的标志,然而,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打鼾并不是睡眠质量好的表现,并非简单的睡眠时发出声响那么简单,可能对自身以及周围人的睡眠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打鼾者本人而言,睡眠过程中频繁的呼吸暂停会导致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这种缺氧状态会引发一系列生理紊乱,进而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长期的睡眠呼吸暂停会使血压在夜间反复波动,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心脏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问题,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也会显著上升。更为严重的是,脑卒中这种危及生命的疾病也与打鼾有着密切的关联。当大脑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时,脑血管的健康状况会受到严重影响,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大幅增加。在极端情况下,严重的打鼾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在睡眠中猝死,给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悲剧。

汪蓉 主治医师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曾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学习起搏与心电生理及射频

擅长心内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房颤、房扑、房速、室上速、室早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及起搏器植入术

负责州级课题1

任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管理与心血管疾病防控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介入专委会委员

为什么会打鼾?

入睡后,人体颈部肌肉逐渐放松,导致上呼吸道变得狭窄,由于气体流通受阻,当人吸气和呼气时,上呼吸道周围的软组织就会产生振动,形成鼾声,气道越窄,鼾声就越大。另外,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下颌短小,以及舌头或扁桃体肥大等都会引发打鼾。由于气道狭窄,无法让足够的空气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在肥胖或上气道解剖通道缩小的背景下,睡眠活动开始时,咽扩张活动减少触发呼吸暂停,进一步刺激外周和中枢压力和化学感受器,进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随之发生微觉醒,这一状态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微觉醒可以避免窒息,让肌肉活动恢复,上呼吸道重新开放,同时也进一步激活交感神经、减弱迷走神经张力。以上异常的呼吸和觉醒模式可造成血流动力学、自主神经异常、影响免疫及代谢功能进而导致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目前已经有医学研究表明,OSA可能引发高血压、心房颤动、冠心病、脑梗、脑出血等疾病。高血压和OSA常同时存在,约50%OSA患者合并有高血压。

OSA是如何导致血压升高的呢?

交感神经兴奋:OSA时反复出现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会激活化学感受器和交感神经,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在儿茶酚胺的 作用下,血管平滑肌发生重构和肥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氧化应激反应:OSA导致间歇性低氧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体内自由基产生过多,超过抗氧化系统的清除能力,导致氧化和抗氧化失衡。自由基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导致血管狭窄和高血压的发生。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OSA可能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从而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此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还可能影响肾脏的水钠代谢,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睡眠结构紊乱:打鼾导致的睡眠结构紊乱,睡眠片段化,会使机体得不到充分休息,进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血压的正常调节,使血压升高。

OSA引起的高血压特点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正常人的血压在夜间会有所下降,呈现杓型血压模式。但OSA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失去正常的昼夜节律性变化规律,出现夜间血压比白天高,早晨血压比入睡前高的现象,尤其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脉压差减小。

晨起血压明显增高:OSA患者往往在早晨醒来时血压达到高峰,这可能与夜间反复出现的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有关。

药物治疗效果差:单纯使用降压药物治疗OSA引起的高血压,效果往往不理想。因为高血压的根源在于OSA导致的低氧血症和睡眠呼吸暂停,而非单纯的血压升高。与OSA严重程度成正比关系:血压升高与OSA的严重程度和呼吸暂停时间成正比关系。即OSA越严重,呼吸暂停时间越长,血压升高的幅度也越大。

有伴随症状:OSA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大部分患者还有腹部肥胖、颈部粗短等体征,往往还伴有晨起困倦、乏力、头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夜间睡眠质量差、反复觉醒和缺氧有关。

OSA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超重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轻体重,BMI建议控制在24以下。睡眠时尽量采取侧卧位,避免仰卧加重气道阻塞。同时需戒烟限酒,减少夜间呼吸暂停发作频率,从而改善高血压波动。另外,存在OSA患者慎用镇静催眠药。

药物治疗:OSA高血压单纯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需结合非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常规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缓释片等降压药。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适用于中、重度OSA及轻度OSA但伴有显著临床症状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患者。通过佩戴呼吸机维持气道开放,可有效减少夜间缺氧和觉醒次数。但合并有肺大疱、气胸或纵隔气肿者慎用。有研究表明,CPAP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血管事件结局,在对重度OSA男性患者的观察性研究中,CPAP能有效减少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

口腔矫治器治疗:包括舌侧固定矫治器和下颌前移矫治器,通过防止舌头后缩或将下颌前移,从而扩大气道空间,减少上呼吸道塌陷的风险。适用于轻、中度OSA患者以及对CPAP治疗不耐受的患者。需要由牙科专家定制;患有严重口腔疾病或严重牙列缺失的患者不适宜使用。

手术治疗:上气道手术通常被视为CPAP治疗不耐受或治疗失败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手术类型包括鼻中隔成形术、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及颌骨前移术等。

OSA导致高血压通常为综合治疗,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详细告知患者每种选择的优势和潜在风险,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个人偏好,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Wang J, Campos AI, Rentería ME, Xu L. Causal associations of sleep apnea, snoring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the role of body mass index: a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Eur J Prev Cardiol. 2023 May 9;30(7):552-560. doi: 10.1093/eurjpc/zwad005. PMID: 36611115.

[2]王成硕,程雷,刘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围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9, 26(9): 463.

作者:汪蓉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