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特应性皮炎:长期调护必不可少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17 11:20:35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它的特点是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干燥、瘙痒,并且经常在受到刺激或过敏原刺激后复发,尤其是顽固的瘙痒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虽然特应性皮炎病情容易反复,不能彻底根治,但通过日常科学的自我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提升生活质量。今天来和大家简单聊聊特应性皮炎的自我管理。



陈伟 主治中医师


温州市中医药学会外科委员会委员。

温州市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专业委员会委员。

温州市中西医皮委会毛发学组委员。

温州市中医病历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十一篇,目前主持省级、市级课题共三项。


饮食管理:

不随意忌口,识别过敏原


是否忌口:对于儿童,如果反复发作且怀疑某些食物诱发,应记录每天饮食和皮疹变化,并可在医生建议下做皮肤点刺或血液过敏原测试。如确认过敏,可在医生指导下暂时避免这类食物,但成年人一般不需要全面忌口,除非确诊某种食物与皮疹发作高度相关,否则保持饮食均衡即可。盲目忌口易造成营养不良,也可能让原本并非过敏的食物被错误淘汰。


识别过敏原:要想识别食物过敏原,可采取逐步排除法。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先去除一个可疑食物,观察皮肤情况是否改善,然后再逐步重新引入。现代医学检测也可通过血清IgE抗体、皮肤点刺等手段寻找食物过敏原。



饮食细节:不论哪个年龄段,维持均衡营养很重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ω-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皮肤健康,少吃辛辣、高盐、高糖食物,注意饮水充足。


环境管理:

降低刺激与过敏原


尘螨控制:尘螨是特应性皮炎常见的过敏原之一。家中应尽量减少尘螨滋生环境:使用防螨床罩、枕套,床上用品和毛绒玩具每周至少用热水(>60℃)清洗一次;定期清洗窗帘、地毯,并尽量避免使用厚重地毯和不易清洗的装饰物;保持卧室清洁通风,避免过度潮湿。


温度和湿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较弱,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可能诱发瘙痒和皮肤不适。夏天尽量避免过热闷湿的环境,可使用空调或电扇保持室内凉爽;冬天室内不要过度干燥(可使用加湿器保持相对湿度在40%–60%)。总之,保持舒适的温湿度,让皮肤不因冷热交替过大而遭受刺激。


衣物选择:穿着贴身衣物时,推荐柔软、透气的纯棉或丝质材料,贴身内衣应勤换洗。避免直接接触粗糙的羊毛、腈纶等刺激性织物,特别是婴幼儿应尽量穿着纯棉衣物。衣物洗涤后应彻底漂洗干净,避免洗衣粉残留刺激皮肤。


个人卫生和洗护:洗澡时水温不宜过热(以40℃以下为宜),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内。可以选择温和无皂基、无香精的沐浴产品,避免使用含刺激性化学物质的肥皂或洗护用品。沐浴后要及时用毛巾轻轻吸干水分,不用大力擦拭。对头发护理要选择温和洗发水,并彻底冲洗干净,以免刺激头皮和面部皮肤。洗浴频率可根据皮肤状况决定:大多数人每天或隔天沐浴一次足够,不宜过勤过少。


避免刺激:减少接触可能的化学刺激物,如洗洁精、洗手液等。做家务时可戴棉质手套,并在外层套上橡胶手套,避免手部皮肤长时间接触水和洗涤剂。外出时尤其花粉季节,可以戴口罩和遮阳帽,减少过敏性花粉对皮肤和呼吸道的影响。


日常护理:

保湿与抗抓为核心


坚持保湿: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受损,易发生干燥、瘙痒。保湿是日常护理的基石,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是要引起重视。应选择适合自身皮肤的保湿产品,建议每天至少涂抹2–3次,尤其在清洁后(洗澡或洗手后3分钟内)尽快涂抹保湿剂,以锁住水分。季节干燥时可以适量增加涂抹次数。对于干裂、红肿严重部位,可涂抹油脂含量较高的软膏;而在瘙痒较轻或夏季等湿度高的季节,吸收快的乳液更加合适。



避免搔抓:瘙痒是特应性皮炎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但搔抓容易造成皮肤损伤、渗出或感染,加重病情。要尽量抑制抓挠冲动。家中可准备冷敷袋或湿毛巾,感觉特别痒时可短暂冷敷缓解痒感;晚上睡觉时可戴着轻薄棉手套,避免无意识抓伤皮肤。保持指甲短而光滑,也能降低抓伤的风险。对于睡眠时抓挠严重的儿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型抗组胺药缓解夜间瘙痒。


情绪与心理支持:

舒缓压力助力康复


特应性皮炎容易反复发作,瘙痒和外观改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本身也能加剧皮肤炎症。生活中要重视心理调节:


缓解焦虑:遇到严重发作时,保持平和心态很重要。每天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也有助于稳定情绪。


睡眠管理:夜间瘙痒可能导致失眠。保持卧室凉爽、安静、空气流通;选择纯棉床品,避免过厚的被褥闷热;睡前涂抹保湿霜,有助于夜间维持皮肤湿润;若因瘙痒难以入睡,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助眠或止痒药物辅助休息。


家庭支持:家人应给予理解与支持。不要因为症状反复就对患者施加压力或责怪,避免让患者产生自卑或焦虑情绪。家人可以帮助提醒涂药、涂抹保湿霜、保持环境清洁等,让患者安心面对疾病。


心理咨询:如果症状对情绪的影响较重,甚至严重到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皮肤科就诊的同时可以考虑去心理科就诊,学习更有效的心理应对策略。


运动与出行:

科学锻炼、合理防护


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免疫功能。特应性皮炎患者运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汗液处理:运动时出汗后要及时淋浴清洗。汗液停留在皮肤上会刺激炎症,洁净皮肤后尽快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滋润。运动服选择透气排汗的棉麻或功能性面料,避免紧身衣物摩擦皮肤。


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轻度湿疹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强烈日光可能刺激皮肤和引发热疹。户外活动前可涂抹防晒霜,尽量在上午或傍晚较温和时段运动;酷热天气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户外运动。


旅行准备:外出旅行需注意气候变化对皮肤的影响。去干燥或寒冷地区时,要携带足够的润肤产品,随时补充水分;去湿热地区注意防蚊虫叮咬和防晒;路途中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刺激皮肤。


轻度皮疹的外用药物处理


当特应性皮炎患者经历轻度皮疹发作时,除了遵循日常的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外,适当的外用药物治疗也是控制症状的重要手段。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在家中使用外用药物,如吡美莫司乳膏,这是一种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这类药物是一种非激素类药物,可长期使用,能有效缓解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的症状。对于极干燥龟裂的皮肤,可适当使用含尿素、丙二醇等成分的保湿软膏;如果皮肤感染(如化脓)明显,应及时就医使用抗生素药膏。


结语


特应性皮炎需要“综合调护”,包含科学饮食、舒适环境、正确护理和情绪管理。通过保持规律生活、持续保湿、及时治疗,患者通常能将症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大大提高生活质量。面对这一慢性病,只要坚持科学管理,许多患者都能够长期稳定地享受正常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等 特应性皮炎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4,44(20):2315-2333.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 53(2): 81-88.

作者:陈伟 主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