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经病理性疼痛”击中怎么办?医生来支招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24 11:10:21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一种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变引起的疼痛状态,与普通的组织损伤性疼痛有所不同。其病理机制复杂,通常表现为烧灼感、电击样痛、针刺感等异常感觉,且疼痛程度可能较为剧烈。据统计,全球7%-10%的人群受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其中癌痛、糖尿病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较为常见,这些疼痛类型因其高强度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而备受关注。例如,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强度极高,常被患者形容为“天下第一痛”,其发作时的疼痛程度可能远超分娩痛或其他类型的癌痛。
万志强 主治医师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
擅长:常见癌痛诊治,难治性癌痛诊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青年理事等。
神经为何“发疯”?
——一场信号系统的崩溃
健康的神经系统如同精密的通信网络:外周神经负责感知外界刺激并传递信号,脊髓作为信号的中转站,将信息传递至大脑进行处理和分析。然而,当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如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肿瘤压迫神经等),其正常的信号传导功能会被扰乱,导致疼痛信号的异常产生和传递。
异常放电:受损的神经末梢可能会自发地产生异常的电活动,即使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也会持续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疼痛信号,这种现象类似于“假警报”。
中枢敏化:脊髓中的神经元在受到持续的异常刺激后,可能会进入一种过度兴奋的状态,对原本轻微的触觉刺激过度反应,将其错误地解读为剧烈的疼痛信号。
抑制性神经元功能受损:正常情况下,GABA能神经元(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神经系统中起到抑制疼痛信号的作用。然而,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状态下,这些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疼痛信号无法得到有效调控。
疼痛界的“明星选手”图鉴
1. 癌痛
癌痛是肿瘤侵犯神经结构或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的疼痛,常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剧痛。例如:
胰腺癌:肿瘤包围腹腔神经丛,上腹疼痛如被烙铁灼烧(有效率90%的腹腔神经阻滞可解救);
胸壁转移瘤:每次呼吸都像肋骨被电锯切割(冷冻消融术可冻结痛觉神经末梢)。
高科技武器:
鞘内镇痛泵:将吗啡直接送入脊髓脑脊液,显著减少药物剂量(仅为口服剂量的1/300),副作用锐减;
血管内神经消融术:通过经血管途径置入微导管,借助影像导航靶向肿瘤相关交感神经丛或骨内感觉神经,以射频、微波或乙醇化学方式破坏痛觉传导通路,降低外周致痛信号传入,为难治癌痛提供微创替代方案。
2. 三叉神经痛
被称为“天下第一痛”,核心在于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抗神经炎症及旁分泌作用。干细胞经卵圆孔精准递送至半月节及其周围,可抑制异常放电的小胶质细胞和炎症介质,重建血-神经屏障,减少痛觉纤维的异位冲动;同时释放神经营养因子,促进髓鞘修复及轴突稳态,从而从源头阻断“高压线”般的阵发性剧痛。
3. 糖尿病神经痛
糖尿病神经痛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常表现为烧灼感、刺痛或麻木。
拯救方案:
基因疗法:修复受损的神经生长基因(2025年临床试验突飞猛进);
再生医学:注射神经营养因子生物制剂,欧洲研究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提升20%。
4. 儿童神经痛
儿童也可能遭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困扰,但常因症状不典型而被忽视。例如,14岁贵州少年右腿剧痛3个月(VAS 7/10),检查却无异常。真相是神经病理性疼痛(DN4筛查确诊)!上海专家用“射频脉冲镇痛术”——以42℃低温调控胫神经活动,既止痛又保护神经,次日疼痛直降4.5分。
关键提示:
若孩子反复喊痛却检查无果,但常规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建议进行DN4问卷筛查,以排除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表现为“隐形疼痛”,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5.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皮疹愈合后持续超过3个月的疼痛状态。它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疼痛通常表现为烧灼感、刺痛或电击样痛,且常伴有触痛,即轻微的触摸或衣物摩擦即可引发剧烈疼痛。
驯服“疯神经”的科学武器
1. 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通过调节神经细胞的钙通道,减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其中,普瑞巴林因其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被广泛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尤其在治疗糖尿病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面表现出色。抗抑郁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增强脊髓的抑制性神经活动,减轻疼痛。
局部麻醉贴:过阻断皮肤和黏膜下的神经末梢的钠通道,减少疼痛信号的产生和传递,适用于局部疼痛的缓解。
2. 介入疗法
介入治疗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作用于受损神经,有效缓解疼痛。
神经阻滞术:通过向受累神经注射局部麻醉剂和糖皮质激素,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减轻神经炎症,缓解疼痛。
脊髓电刺激(SCS):在脊髓旁植入电极,通过电刺激干扰疼痛信号的传导,产生镇痛效果,该方法适用于多种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冷冻镇痛:用-40℃液氮速冻神经,使其失去传导功能,从而减轻疼痛。
3. 先进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治疗方法可能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如干细胞疗法、基因编辑等。
患者自救指南:
给神经“调频”的日常技能
1. 饮食管理
建议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B族维生素对神经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维持神经功能的正常运作。此外,高糖食物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进一步加重神经损伤,因此,应尽量避免高糖食物,以减少对神经的不良影响。
2. 运动处方
推荐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这些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减轻疼痛。避免举重等高强度运动,因为过度的肌肉活动可能导致肌肉代偿,进一步激怒敏感的神经,加重疼痛。
3. 心理干预
正念冥想是一种通过训练大脑专注于当下的冥想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将注意力从疼痛上转移,减轻疼痛感知。还可以使用认知行为疗法(CBT),把“疼痛恐惧”转化为“可控挑战”。
结语:疼痛虽在,主权在我
神经病理性疼痛曾是医学界的“头号通缉犯”,但如今我们已拥有从精准介入到神经再生的武器库,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未来十年,随着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神经调控的普及,人类或将终结疼痛的暴政。记住:当神经“发疯”时,你无需扮演悲情英雄——科学武装自己,才是真正的止痛良方!
参考文献
[1]吴大胜,陶蔚,朱谦.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与管理中国指南(2024版)[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30(01):5-14.
[2]Cavalli E, Mammana S, Nicoletti F, et al. The neuropathic pain: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treatment and future therapeutic approaches[J]. Int J Immunopathol Pharmacol, 019 Jan-Dec;33:2058738419838383. DOI: 10.1177/2058738419838383.
[3] 陶婷婷. 贵州少年罹患神经痛三月难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疼痛治疗方案解除顽疾. 上海科技报. 2025-8-11.
陶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