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失禁:难以启齿的困扰,如何科学应对?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24 11:13:09
你是否曾在咳嗽、大笑或弯腰时,突然遭遇尴尬的“漏尿瞬间”?又或者,明明刚上过厕所,却很快又有强烈的尿意,甚至来不及赶到卫生间?
许多男性认为尿失禁是难以启齿的隐私,甚至把它当作衰老的自然表现,选择默默忍受。事实上,它既不是你的错,也绝非“无药可救”。尿失禁往往是一个信号,提示身体某些功能——比如盆底肌、膀胱或前列腺——正在发出求助。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难以启齿”,而在于“延误干预”。其实,寻求帮助不是软弱,而是对自己生活质量负责的第一步。
戴芝雪 主治医师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2016年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于泌尿外科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于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治,在女性尿失禁、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疾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泌尿系肿瘤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理解男性尿失禁:
不只是“水龙头”关不紧
这些看似突然发生的漏尿现象,其实背后对应着不同的类型与机制。尿失禁,从医学上说,是指尿液非自主漏出的症状,它并不是一个模糊的“年纪大了都这样”的问题,而是有明确的分类和成因。常见的情况包括:
1. 压力性尿失禁:常在咳嗽、打喷嚏、跑步或提重物等腹部用力的情况下发生不自主漏尿。多见于前列腺手术后或盆底肌功能减弱的男性。
2. 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突然且强烈的尿意,难以延迟排尿,常来不及到厕所便发生漏尿。多与膀胱过度活动、前列腺增生或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3. 充盈性尿失禁:由于膀胱无法有效排空,尿液不断满溢流出,往往伴随排尿困难、尿流变细,常见于严重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
4. 混合型尿失禁:为上述多种类型同时存在,尤其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混合症状。
这些表现的背后,通常是身体功能发生了改变。前列腺问题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无论是增生导致尿道受压,还是手术可能影响控尿结构。神经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或脊髓损伤,会干扰膀胱的正常调控;而长期肥胖、慢性咳嗽或便秘,也会持续增加腹部压力,进一步加重盆底负担。
理解这些类型与成因,是有效应对的第一步。它帮助我们认识到,漏尿不是个人失败的象征,而是身体发出的一种需要关注和支持的信号。
为什么男性会得尿失禁?
许多男性一旦遭遇漏尿的困扰,往往首先陷入沉默与自我怀疑。然而,真正要走出困境,首先要读懂身体发出的信号——尿失禁从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
其背后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前列腺问题:这可谓是男性尿控的“关键阀门”。一旦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或因手术(如前列腺癌根治术)损伤了控制排尿的神经与括约肌,便容易引发漏尿,尤其在咳嗽、用力时更为明显。
2. 神经调控异常:排尿是大脑与膀胱之间精妙协作的结果。当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脊髓损伤或帕金森等疾病时,这种协调机制就可能被打乱,导致膀胱变得过度活跃或反应迟钝。
3. 长期腹压增高:肥胖、慢性咳嗽或顽固性便秘,会持续对盆底肌肉群造成压力,就像一根长期紧绷的皮筋,逐渐松弛失效,削弱其对尿液的控制能力。
如何科学应对?
重建控制的“阶梯”
确诊尿失禁后,无需沮丧。现代医学提供了从基础生活调整到高级手术干预的完整阶梯策略,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重获干爽与尊严。
● 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每天有意识地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就像在学习为膀胱安装一个“自主开关”,能有效增强尿道括约肌的力量;
● 膀胱训练:制定严格的排尿时间表,逐步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重新训练膀胱的储尿功能,降低其敏感性;
● 体重管理与饮食优化:减轻体重可直接降低腹部压力。同时,减少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有助于平静过度活动的膀胱。
● 对于急迫性尿失禁,常用M受体拮抗剂或β3受体激动剂来放松膀胱,增加其容量。
● 对于因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及漏尿,可采用神经受体阻滞剂来松弛尿道平滑肌,改善排尿通畅性。
●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被视为治疗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金标准”,通过一个精巧的装置模拟括约肌的闭合功能。
● 男性吊带手术:通过一个带状装置压迫并支撑尿道,从而减少漏尿,尤其适用于中度症状的患者。
整个应对过程,如同上台阶,从最简单安全的方式开始。请务必在泌尿外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您当前状况的那一级台阶,一步步走向康复。
防患于未然:
构建远离尿失禁的健康防线
预防尿失禁,并非要等到问题出现才行动,而是将科学的护养理念融入日常。许多简单却持久的生活习惯,就能为盆底健康和排尿功能建立起坚实的防线。
守护尿控能力的核心,在于强化盆底肌群。每天坚持进行凯格尔运动,就像为膀胱和尿道提供一个内在的“支撑吊床”。尝试在咳嗽、打喷嚏或提起重物之前,有意识地收缩这些肌肉,能有效对抗腹压突然升高带来的冲击,防漏于未然。
同时,请重视前列腺的长期健康。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检查,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必要的直肠指检。若已有增生迹象,应避免憋尿,减少酒精与辛辣食物的刺激,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维持排尿通畅。
管理腹部压力是另一项关键策略。保持健康的体重(BMI<24)、积极治疗慢性咳嗽和便秘,都能减轻盆底的结构负担。生活中注意避免久坐和突然发力提重物,维护下腹区域的平衡与稳定。
在饮食方面,可参考以下简要建议:
√ 减少刺激:限制咖啡、浓茶、酒精及碳酸饮料的摄入,避免膀胱过度兴奋。
√ 均衡饮水:保证每日1.5-2升饮水量,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睡前两小时尤其应节制。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即将接受或已完成前列腺手术者,请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开始盆底肌康复训练;糖尿病患者则需严格控糖,以保护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免受损害。
真正有效的预防,是一场关于耐心和坚持的健康实践。它不需要繁复的技巧,却需要你从今天起,为自己做出一点小小的改变。
结语
尿失禁不是“自然衰老”的结果,而是一种需要重视的医学问题。男性朋友无需因“面子”延误治疗,科学干预完全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若已出现症状,请记住:及时就医是恢复生活质量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Men [Internet]. Bethesda (MD): NIDDK, NIH; 2023 [cited 2025 Aug 21].
[2] de Groat WC, Griffiths D, Yoshimura N. Neural control of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Compr Physiol. 2015 Jan;5(1):327-96.
[3] Newman DK, Wein AJ. Practical aspects of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and behavioural interven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overactive bladder and urgency urinary incontinence [J]. Int J Clin Pract. 2009;63(8):1177-1191.
[4] 黄健, 主编. 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2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