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误以为是普通疼痛!了解真相,重视神经病理性疼痛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25 15:17:54
疼痛,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一种信号,它像一位警惕的哨兵,提醒我们注意潜在的伤害或疾病。然而,并非所有疼痛都是 “常规” 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便是一种特殊且棘手的疼痛类型。它不同于我们日常经历的磕碰、劳损带来的普通疼痛,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神经机制,若不能及时识别和诊断,很容易被误诊,进而延误治疗,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和生活质量的下降。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渠文生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神经病学博士,国家公派留学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
同济医院“头痛MDT”首席专家/“眩晕头晕MDT”核心专家
湖北省和武汉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学组副组长
湖北省卒中防治学会/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委会常委/头痛与感觉障碍专委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眩晕分会委员/头痛分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眩晕分会委员/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中国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临床侧重头痛、头晕、脑血管病与介入、血管性痴呆
从事头痛、脑血管病与线粒体功能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湖北省自然基金等5项,头痛头晕研究专项8项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病因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导致的疼痛。其病因多种多样,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多个方面。
1. 周围神经系统
糖尿病神经痛:糖尿病是引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损伤周围神经,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常会感到肢体远端,如手脚出现麻木、刺痛、烧灼感等症状,而且这种疼痛在夜间往往会加重,严重影响睡眠。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病毒会侵袭神经,即使皮疹消退后,部分患者仍会遭受持续的神经痛,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种疼痛剧烈且顽固,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外伤:也是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比如骨折时可能会损伤附近的神经,手术后也可能因神经受到牵拉、切割等而引发疼痛。
其他:此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格林 - 巴利综合征,会攻击周围神经,导致神经功能异常,进而产生疼痛。
2. 中枢神经系统
脑卒中后疼痛:脑卒中是引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病因。脑卒中后,脑部的神经通路受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半身疼痛、麻木等症状,这种疼痛被称为中枢性卒中后疼痛,治疗难度较大。
压迫性脊髓病:脊髓损伤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脊髓受到创伤后,神经信号的传递出现障碍,患者会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疼痛、感觉异常等。
其他:一些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也可能伴随神经病理性疼痛。
还有部分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找不到明确的病因,被称为特发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与普通疼痛的区别
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普通疼痛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它们。
1. 疼痛的起源
普通疼痛通常是由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的,比如摔倒后皮肤擦伤、关节炎引发的关节疼痛等,它是身体对损伤的正常反应,目的是促使我们保护受伤的部位,以便其愈合。
神经病理性疼痛则是由于神经系统自身的损伤或功能异常所致,并非直接由组织损伤引起,即使组织损伤已经愈合,疼痛仍可能持续存在。
2. 疼痛的性质
普通疼痛多为锐痛、胀痛、酸痛等,疼痛的部位比较明确,且与损伤部位一致。例如,肌肉拉伤会感到受伤部位的胀痛和酸痛,随着损伤的恢复,疼痛会逐渐减轻。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性质更为复杂多样,常见的有烧灼感、电击样痛、针刺样痛、麻木痛、撕裂痛等,疼痛的部位往往不明确,可能会出现扩散或牵涉痛,而且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常常难以忍受。
3. 疼痛的持续时间
普通疼痛通常随着组织的修复而逐渐缓解,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数天至数周内。
而神经病理性疼痛则多为慢性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常常超过 3 个月,甚至可能伴随患者终身,并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长期的困扰。
4. 对治疗的反应
普通疼痛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神经病理性疼痛对这些常规镇痛药的反应较差,往往需要使用抗癫痫药(如普瑞巴林)、抗抑郁药、局部麻醉药等专门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进行治疗,而且治疗过程较为漫长,需要长期坚持。
早期诊断神经病理性疼痛
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神经病理性疼痛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带来的严重后果。
首先,早期诊断可以避免误诊。由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症状复杂多样,与一些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很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疼痛或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可能被误认为是关节炎或腰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能被误诊为局部软组织损伤。一旦误诊,就会采取错误的治疗方法,不仅无法缓解疼痛,还可能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的痛苦。
其次,早期诊断能够避免延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进展,神经损伤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导致疼痛更加顽固,治疗难度大大增加。而且,长期的疼痛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形成 “疼痛 - 焦虑 - 疼痛加重” 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阻止神经损伤的进一步发展,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外,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早期阶段,神经系统的损伤相对较轻,此时进行治疗,更容易控制病情,药物治疗的效果也更好。普瑞巴林通过调节神经细胞的钙通道,减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为了实现早期诊断,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尤其是具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特点的疼痛时,患者应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描述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信息。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如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以明确诊断。
结语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疼痛,其病因复杂,与普通疼痛存在明显区别。早期诊断对于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认识,当身体出现异常疼痛时,及时就医,以便尽早明确诊断,接受规范的治疗,摆脱疼痛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国家疼痛专业质控中心神经病理性疼痛专家组. 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与管理中国指南(2024版)[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4, 30(1): 5-12.
[2]吴大胜,陶蔚,朱谦.神经病理性疼痛评估与管理中国指南(2024版)[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4,30(01):5-14.
[3]Cavalli E, Mammana S, Nicoletti F, et al. The neuropathic pain: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treatment and future therapeutic approaches[J]. Int J Immunopathol Pharmacol, 2019 Jan-Dec;33:2058738419838383. DOI: 10.1177/2058738419838383.
作者:渠文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