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焦虑症来袭?这些信号你一定要知道!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8-26 16:23:25

清晨,闹钟还没响,李女士的心脏却像失控的鼓点般狂跳起来。她躺在床上,手心冒汗,脑海里不受控制地翻滚着今天汇报搞砸了怎么办孩子考试会不会出问题”……明明是新的一天开始,她却仿佛被无形的绳索紧紧捆住,疲惫又恐惧。



如果你也时常经历这种挥之不去的紧张与担忧,请注意——这可能是焦虑症发出的预警信号,而非简单的压力大



张沐钦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广州市医师协会青年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物理治疗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卫生信息网络协会智慧心理健康分会委员。参与数项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多篇。擅长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治。


你的身体在报警:焦虑症的早期信号


焦虑症远非普通的紧张或担忧,它是一种常见的、可被明确诊断的精神障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范围内焦虑症影响着数亿人。当以下信号持续存在(通常超过六个月),并显著干扰了你的日常生活、工作或人际关系时,就需要高度警惕:


1. 心理上的狂风暴雨


持续紧张不安:内心仿佛总有根弦绷得紧紧的,难以放松,总觉得大难临头却又说不出具体原因。


过度担忧:对日常琐事(如健康、工作、财务、家庭)产生难以控制的、远超实际情况的忧虑,像一台停不下来的烦恼机器


易怒烦躁:一点小事就可能让你火冒三丈,耐心变得极差。


注意力罢工:难以集中精神,记忆力似乎也变差了,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灾难化思维:总是习惯性地把事情往最坏的结果去想。


2. 身体上的无声呐喊


心慌气短:感觉心脏要跳出嗓子眼,或呼吸急促、胸闷,像被什么东西堵住。


疲惫不堪:即使没做什么事,也感到深深的、无法缓解的疲倦。


肌肉紧绷:身体僵硬,尤其是肩颈、背部,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或颤抖。


睡眠困扰:入睡困难(辗转反侧)、睡眠浅易惊醒,或早醒后无法再入睡,是焦虑症的典型伴侣


肠胃闹情绪:可能出现恶心、腹泻、胃痛或消化不良等问题。


出汗、手抖、发冷或发热:这些身体反应常在紧张时更明显。


3. 行为上的逃避模式


回避行为:因为害怕引发焦虑,开始回避某些人、地方或活动(如社交聚会、乘坐公交等)。


坐立不安:难以安静下来,总感到心神不宁。


不只是想太多焦虑症背后的科学真相


焦虑症绝非意志薄弱性格缺陷,更不是矫情。它是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大脑警报器过度敏感


我们大脑深处有个叫杏仁核的结构,相当于人体的安保系统,负责快速识别危险并启动战斗或逃跑反应。在焦虑症患者中,这个安保系统常常过于敏感,容易误报,将普通压力视为重大威胁,导致身体持续处于警戒状态。


2. 神经递质失衡


大脑中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焦虑症与几种重要递质系统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GABAγ-氨基丁酸): 它是大脑主要的刹车油,帮助神经元冷静下来。当GABA功能不足时,大脑难以抑制焦虑信号。

5-羟色胺(5-HT): 常被称为快乐分子,对情绪调节、睡眠和食欲至关重要。5-HT系统功能紊乱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去甲肾上腺素(NE): 与警觉性和应激反应有关。其水平过高或调节失衡,会加剧紧张、警觉和躯体症状。


3. 压力系统持续超载


长期或过大的压力会过度激活身体的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压力激素(如皮质醇)持续高水平释放。这就像身体长期处于战时状态,耗竭能量,损害大脑调节情绪的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4. 遗传与环境交织影响


焦虑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增加个体患病风险。同时,童年经历(如创伤、忽视)、长期压力环境(如工作高压、人际关系紧张)、某些躯体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都可能成为诱发或加剧焦虑的重要因素。


看见这些信号,如何应对?


识别到这些信号是寻求帮助的第一步,请记住以下几点。


1. 这不是你的错!


焦虑症是一种真实的疾病,就像感冒发烧一样需要关注和治疗。


2. 寻求专业评估是关键


不要自行对号入座或硬扛。及时前往精神心理科、神经内科或正规医院的心理门诊。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必要的身体检查(排除甲状腺问题、心脏病等躯体疾病)以及专业的心理评估量表来明确诊断。


3. 科学治疗,行之有效


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CBT),被证明对焦虑症非常有效。它能帮助你识别和改变导致焦虑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学习应对技巧。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可以调节大脑失衡的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有效缓解症状,舍曲林和文拉法辛等药物因其在调节情绪和减轻焦虑方面的显著效果而被广泛使用。药物是治疗的重要工具,但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生活方式的调整:规律运动是一种天然的抗焦虑策略,特别是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能够促进大脑释放有益的神经递质;充足睡眠对于情绪稳定和整体健康同样重要,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对于缓解焦虑至关重要;健康饮食也是管理焦虑的一个关键因素,均衡营养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大脑的正常功能,减少咖啡因、酒精摄入则可以避免这些物质可能带来的焦虑加剧效应;放松训练是另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学习深呼吸、正念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技巧,能快速缓解急性焦虑;建立支持网络对于应对焦虑也非常有帮助,与家人、朋友坦诚沟通,寻求理解和支持,可以为我们提供额外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这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应对焦虑症状非常有益。


结语 


焦虑的信号,是身体在为你呼喊,看见它们,理解背后复杂的生理机制,是摆脱焦虑阴霾的第一步。它并非不可战胜的敌人,而是可以通过科学途径有效管理的状态。当你感到持续的紧张不安、心悸失眠如影随形,请勇敢正视这份不适——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学习科学的应对方法。每一次主动面对,都是重获内心平静的重要基石。


记住,你完全有能力找回生活的安宁与掌控感。


参考文献

[1]PAPOLA D, MIGUEL C, MAZZAGLIA M, et al. Psychotherapies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 JAMA Psychiatry. 2024, 81(3):250-259.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23.3971                                                                                    

[2]LIANG Y, WANG L, ZHU J. Factor structure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Chinese version of Beck Anxiety Inventory in Chinese doctors[J]. J Health Psychol, 2018;23(5): 657-666. DOI: 10.1177/1359105316658971                                                                                                                   


作者:张沐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