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新闻详情

全身健康,从“齿”开始:爱牙日给你的减糖护齿指南

来源:CHTV百姓健康2025-09-20 15:41:12


你知道吗?在中国,几乎九成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齿健康问题[1]。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5-44岁成年人牙周健康率不足10%。问题不仅普遍,还呈现年轻化趋势。数据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高达70.9%,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2],其中高糖摄入是主要诱因之一。这意味着每3个5岁孩子里,就有2个乳牙长了蛀牙。


牙齿不仅关系到咀嚼和笑容,还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研究发现,牙周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3]、糖尿病甚至早产的风险[4]。可以说,口腔是身体健康的重要“风向标”。


正因如此,每年9月20日的“全国爱牙日”才格外有意义。今年的主题是“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它不仅提醒我们少吃甜食、管理体重,更揭示了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之间的关键纽带。换句话说,少糖、控体重,其实就是护牙和护健康最简单的起点。



图片

为什么牙不好,

全身都遭殃?


很多人以为,牙齿坏了不过是蛀牙、掉牙的问题,其实远不止如此。为何爱牙日要强调‘减糖控体重’?因为很多人没意识到,牙齿问题从来不是‘局部小事’—— 口腔其实是身体的‘门户’和‘镜子’牙齿健康与全身健康紧密相连。


这扇“门”一旦出现牙周病、牙龈出血,就像城门出现了裂缝。口腔里的细菌(尤其是一些牙周致病菌)会趁机从发炎的牙龈毛细血管溜进血液,像一群爱捣乱的坏分子,随着血液循环跑遍全身。它们可能跑去心脏血管添堵,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也可能干扰血糖控制,让糖尿病更难管理甚至对孕妈妈来说,严重的口腔感染还可能增加早产的概率。


同时,口腔也是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比如糖尿病患者的牙龈更容易发炎、难愈合;而牙周病反过来又会加剧血糖波动,形成恶性循环[5]。心血管系统也类似,口腔的慢性炎症可能助长全身的炎症水平,增加心脏病风险


所以,爱护牙齿,绝不只是为了咀嚼或者美观而是在守护全身的第一道防线。


图片

糖和体重:

如何联手摧毁你的牙齿?


糖是口腔细菌的“最爱粮草”:你吃下甜食后,细菌会“疯狂啃食”糖分。有了粮草,它们会制造,就像准备好的“武器”,一点点侵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牙釉质是牙齿的“城墙”,坚硬但怕酸。一旦被腐蚀,就会出现小洞,慢慢扩大,形成蛀牙。世界卫生组织(WHO)一再强调:糖是导致龋齿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糖的破坏力还不止于此。高糖饮食往往意味着高热量,体重也会跟着一路攀升。肥胖并不仅仅是外形上的烦恼,它本身就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炎症状态。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人群的牙周病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6]


在这种炎症环境下,牙龈组织更脆弱,就像潮湿的木头更容易被虫蛀一样,更容易被细菌攻陷。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就形成了:吃糖多→ 蛀牙、肥胖→全身炎症→牙周病加重。


图片

五大减糖实战法,

轻松守护你的牙齿健康



说到减糖,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我以后是不是再也不能吃甜的了?”其实没那么可怕。完全戒糖难坚持,但学会“聪明控糖”,就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守住牙齿与健康。以下五个方法,简单实用,你一定用得上。


1.学会看标签,揪出“隐形糖”


买包装食品前,多花3秒看看配料表。白砂糖、果葡糖浆、蔗糖、蜂蜜……都是糖的“马甲”。尤其要警惕番茄酱、风味酸奶、果汁饮料和运动饮料——它们可能是藏糖大户,一瓶下肚,糖摄入量可能就超标了。


2.改变进食顺序和习惯


试试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的顺序。膳食纤维和蛋白质能增强饱腹感,自然让你少吃高糖主食。喝甜饮时用吸管,减少糖液与牙齿的直接接触。吃完甜食后及时用清水漱口,快速冲走残糖。


3.寻找“健康甜”的替代满足


想吃甜?可以换个方式满足。水果中的天然果糖配合膳食纤维,升糖更温和,还能补充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比如草莓、蓝莓就是很好的选择。饮料换成无糖茶、苏打水;做饭时加点肉桂、香草,能让菜肴香气更足,糖却用得更少。


4.设定“无糖时刻”,允许偶尔放松


完全剥夺甜食容易反弹,不妨设定“无糖时刻”。例如规定工作日不点奶茶,改成无糖咖啡或坚果。周末可以允许自己或孩子吃一份冰淇淋。这样既能减糖,又不会因为压抑欲望而半途而废。


5.喝够水,尤其是自来水


我国多数城市的自来水中含氟,氟化物是公认的防龋成分[7]。每天喝足1.5升水,不仅能控制食欲、帮助控体重,还能持续清洁口腔,让牙齿在氟的保护下更坚固。


图片

爱牙不止于减糖:

日常护齿的“黄金法则”


减糖只是第一步,要想守住一口好牙,还得把最基础的护牙习惯做到位。


第一条:刷牙要讲方法。 不是随便刷两下就算完事。牙医推荐的巴氏刷牙法是公认的黄金标准: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轻轻水平震颤,把牙齿和牙龈交界处刷干净。每天至少两次,每次两分钟,再别忘了轻刷舌头,减少口腔异味和细菌滋生。

图源:人民日报


第二条:牙线是“深层保洁”。 很多人以为认真刷牙就够了,其实刷毛只能清洁到约60%的牙面,剩下40%深藏在牙缝里。牙线的作用,就像家政阿姨做的“深度清洁”,能清理出牙刷够不到的残渣。长期不用牙线,就像一直留着没打扫的“死角”。


第三条:别忘了“年检”。 牙齿也需要定期保养。每年1-2次洗牙和口腔检查,能在早期发现问题,避免小毛病拖成大麻烦。这就像给汽车做保养,平时舍不得检查,最后可能要花大价钱“修发动机”。


所以,真正的护牙之道,不只是减糖,而是减糖 + 正确刷牙 + 牙线 + 定期检查的组合拳。


图片

从齿开始,

走向全身健康


牙齿虽小,却牵动全身。今年全国爱牙日的主题“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提醒我们健康不是遥不可及的大目标,而是藏在每一次选择里。少一点糖,多一次刷牙,每一次坚持,都是给未来的自己存下的健康资本。


参考来源:

[1]国家卫健委《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2] 2025-9-17 南宁晚报:减糖护牙控体重 健康生活始于齿

[3] Larvin H, Kang J, Aggarwal VR, et al. Risk of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eople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Exp Dent Res. 2021 Feb;7(1):109-122.

[4]Bartha V, Steinmacher S, Wittlinger R,et al. Gain a Baby Lose a Tooth-Is There an Association between Periodontitis and Preterm Birth? J Clin Med. 2022 Dec 2;11(23):7183.

[5]Stöhr J, Barbaresko J, Neuenschwander M,et al. 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 between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Sci Rep. 2021 Jul 1;11(1):13686.

[6]Zheng M, Wang C, Ali A,et al. Prevalence of periodontitis in people clinically diagnos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 meta-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 studies. Acta Diabetol. 2021 Oct;58(10):1307-1327.

[7]Marinho VCC, Higgins JPT, Logan S, et al. Fluoride toothpastes for preventing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3;(1):CD002278.